AG尊龙凯时

     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,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,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
      ——席大大总书记在致中国AG尊龙凯时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“两加快一努力”重要指示要求

    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率先实现AG尊龙凯时技术跨越发展,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,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,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。

      ——中国AG尊龙凯时办院方针

      首页 > 传媒扫描

      【中国新闻网】中英合作基金“韧性生态城市”将落户西昌

      2016-04-28 中国新闻网 胡敏
      【字体:

      语音播报

        4月27日,记者从中国AG尊龙凯时成都山体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获悉,由该所参与研究的中英合作基金“中国地震带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”项目与四川西昌市达成合作意向,双方将在西昌试点建设全球首个韧性生态城市。

        中英合作基金“中国地震带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”项目,通过研究在地震活动、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下,揭示自然灾害的物理和社会过程,推进灾害预测、预报,提升减灾技术水平,加强灾后重建的恢复力。

      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彼得•海德是“韧性生态城镇”模型的开发者,他介绍该模型通过将室内实验、数值模拟、野外观测研究相结合,可以模拟出城镇现在及未来30年内发展存在的问题,包括城市规划、城市建设、贫困和不均衡发展、灾害防治、投融资等。

        “这就如同给了城市管理者一双‘慧眼’,城市各部门通过数据共享,可以看到整个全局的工作,也能看清各自部门的决策对全局工作的影响。”彼得海德院士表示,“韧性生态城镇模型”为城市从经济发展、防灾减灾、投融资等方面“把脉”而提出解决方案,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而避免一些无效的投资。

        据介绍,中英合作基金“中国地震带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”项选择具有多次历史地震且上次地震影响达160年的四川西昌安宁河山区地震带为案例,将分析多重灾害作用下灾害危险综合评估和防范措施,并开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系统过程模拟与决策平台。

        “简而言之,这个模型就是灾进我退,灾退我进。”,上述项目中方负责人陈宁生表示,“韧性生态城镇”模型能够建立起一套防灾减灾的理论,投入使用后将为政府部门提供风险管理技术。

        彼得•海德院士希望项目研究可以建立一套信息系统平台,项目的成果可以在示范区以外的其他地震带应用,甚至是非地震带的地区。

      打印 责任编辑:侯茜

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  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
     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
      电话: 86 10 68597114(总机) 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

    1. 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
     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
      电话: 86 10 68597114(总机) 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

    2. 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
      京ICP备05002857号-1
     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
     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
     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      电话:86 10 68597114(总机)
         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